top of page
鄧昌宇醫生

戰勝頑固濕疹(上)常見的處理手法

鄧昌宇醫生

家庭醫學學院院士

卡的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文憑


春天悄然來到,又是濕疹肆虐的季節。濕疹可以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例如嬰兒患上的多屬前者。為何會有急性濕疹?天氣轉變、接觸到刺激性物質如天拿水或者曬過太陽也會引致急性濕疹。又例如小朋友患濕疹也可能只是因為免疫系统未成熟而引致的。

而成人及遷延多年不癒者則屬慢性濕疹。假如濕疹只是短暫性出現,那便不需要過分担心。但若果情況持績3至6個月,則不會單單是皮膚的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慣常的治療一般都是外用葯物,如類固醇;也有是洗澡用的(啡色或綠色的清洗液)。治理皮膚除了外用,也有一些是內服的,如Piriton等敏感藥物。通常醫生不論處方甚麼药物,都是針對皮膚的某個位置。而通常涉及的就是皮膚或皮膚以下的真皮。

除了外用類固醇,亦有處方滋潤皮膚的藥膏,例如花士靈或在藥房都可買得到的水份膏(aqueous cream)。有些小朋友因不能長期使用類因醇,因此醫生便會開一些不含類固醇的消炎藥。最近有報告顯示有些藥不能使用超過兩個月,因時間太長可能會致癌。另外,口服藥物也不外是抗生素、抗敏藥及較嚴重者會使用口服類固醇。例如年幼的患者,假如是全身性的濕疹,就必須服藥,用温和的類固醇。而假如患處是摺位,就不能用太重的類固醇;假如是腳底,則要用油性的藥膏。總而言之,皮膚愈厚,就要用藥性愈強的膏,而年紀愈輕,則用藥性愈温和的膏。

類固醇一般不能使用超過兩個月,而且是需要減量的。那麽大家可能會問:如果情況持續超過兩個月怎辦?若不能再使用外用類固醇,便要轉用非類固醇或口服藥物,然而,重覆轉換藥物,始終沒有把問題解決。

慢性濕疹非常頑固,而且很多時患者罹患十年以上都未能找到病因,大家有沒有想過,身體有害元素堆積會是濕疹成因之一,要消滅濕疹,或許要從清腸開始。

眾所周知,濕疹除了家族遺傳、皮膚結構因素外,還可能是免疫系統出問題所致,可是究竟什麼東西觸發了免疫系統﹖答案就是有害元素。有害元素可包括重金屬、食物添加劑、農藥、有機化合物及發泡膠等等,它們會令腸道產生炎症,形成「腸漏」(Leaky gut)。

正常的腸道有如一條萬里長城,它的作用是消化、吸收及排泄。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令未有完全消化或沒有用的東西不要進入我們的血液而擾亂免疫系统。但這「腸漏症」就是假如身體內有炎症或 存在,那麼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連接位便會斷姴了。那些沒有完全消化的蛋白質便會進入了身體,繼而擾亂了免疫系統。此時,腸道會分泌大量細胞激素(cytokines)刺激免疫糸統,繼而產生敏感和免疫系統疾病,從而在身體各處顯現出來,在皮膚可成為濕疹,但亦有可能有其他的徵狀如疲倦、失眠及精神不集中等,估計有1/3慢性濕疹患者都屬此類情況。由於腸胃亂了,益生菌亦會減少,問題便繼續蔓延。

94 views0 comments
1287087 (1).png

Food Sensitivity

1286968 (1).png

Diet & Nutrition

1287088 (1).png

Low Allergen Recipe

1287091 (1).png

HK BioTek Event

1287089 (1).png

Medical Research

1287090 (1).png

Health+

bottom of page